即将于2016年4月出版的《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将发表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毕彦超教授的论文“Object Domain and Modality in the Ventral Visual Pathway”。毕彦超教授及其合作者在论文中提出了高级视觉皮层客体特征映射方式组织假说。
腹侧枕颞叶高级视觉皮层的客体范畴特异性功能组织模式一直是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近年来一系列研究发现先天盲人与健康被试在加工听觉、触觉等非视觉刺激时在腹侧枕颞叶视觉皮层表现出与健康被试进行视觉加工时相似的范畴特异性功能组织模式,并提出该皮层区域是多通道客体表征区。毕彦超及其合作者通过对以往相关研究的综述分析,并结合其课题组王效莹助理研究员2015年发表在Journal of Neuroscience上的研究成果(Wang et al., 2015, http://www.jneurosci.org/content/35/36/12545.short),澄清了腹侧枕颞叶皮层内部不同客体范畴表征区域受视觉经验调节程度不同的复杂模式,具体表现为前侧内部和外侧中后部的无生命人造物加工区的客体范畴表征不依赖于视觉输入与视觉经验,而梭状回后外侧的有生命类客体加工区的客体范畴表征则依赖于视觉输入。现有理论无法解释腹侧枕颞叶皮层表现出的客体范畴与输入通道间的复杂交互作用。
毕彦超等人提出客体视觉-非视觉特征映射方式跨范畴差异假说,认为腹侧枕颞叶皮层区域的客体范畴特异性表征方式是由客体视觉特征与非视觉特征的映射方式决定的,而这种映射方式在不同范畴客体中存在重要差异,进一步导致了不同范畴客体在该区域的表征对视觉经验的依赖程度。该综述文章中进一步提出了一系列可验证的具体理论假设,为后续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该研究由我实验室王效莹助理研究员和哈佛大学Caramazza教授参与完成,得到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青年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
Bi, Y.*, Wang, X., and Caramazza, A. (2016). Object Domain and Modality in the Ventral Visual Pathway.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In Press.
(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364661316000437; http://brain.bnu.edu.cn/home/yanchaobi/publication.html)
Figure